亲亲宝贝育儿网为广大婴幼儿父母提供权威科学的母婴育儿知识

落实审批和备案制度,防止非教学任务随意进入校园

母婴育儿 2024-04-25 浏览(538) 评论(0)
- N +

■观察者

减轻教师负担,关键是要让国家层面的措施“一竿子打到底”。

据新京报报道,为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,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处组近日印发通知,对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专项整治工作作出部署。

《通知》明确了专项整治的范围和目标。集中力量整治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和工作随意进入校园的情况,以及社会事务进校园过程中重留痕轻实效的形式主义,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事务进校园审批备案制度和监督管理长效机制,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。

中小学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过重已经不是一个新话题。2019年12月,“两办”印发《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良好教育教学环境的若干意见》。随后,全国多地出台相关措施,减轻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。

然而,在现实中,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,但教师仍然普遍反映进入学校的非教学性社会事务仍然繁重,这分散了教师的教学精力,使他们不堪重负,从而影响了学校教育的质量和效率。把国家层面的减负措施“一竿子打到底”,是减轻教师负担的关键。

此次开展的专项整治工作层次更高、力度更大,特别是两项基础制度建设,切中了教师减负的痛点和难点。可以说,保障教师减负措施落实是一项重要的体制机制建设。

此前,给教师发放了减负清单,但没有具体制度保证清单的落实。一些地方甚至在没有任何审批程序的情况下发布了负担清单,并直接向学校分配了入学任务。社会事务进校园审批备案制度的建立,可以大大减少学校随意布置任务的问题。

值得注意的是,《通知》明确要求,严格控制省、市、县三级社会事务总量,建立白名单并向社会公布。这一制度可以在两个方面充分发挥其作用。

首先,建立相关专家委员会,严格审批社会事务申请。某项社会事务对学生是否必要或有教育意义,应由专家委员会进行专业评估,以改变一些地方部门“进校园”“小手拉大手”的工作思路。

二是完善监督管理制度,让举报热线发挥作用。此前,中国各地在发布教师减负清单时都提到设立举报热线,但在处理相关举报时,却出现了“问题没解决,提出问题的人却解决了”的现象。因此,大多数在职教师考虑到自己的考核、评价和晋升,即使对入校任务不满也选择忍受。

这就要求教育督导一体化,NPC人大代表、学校教师委员会和家长委员会进行监督管理。本质上,不落实减负清单,给教师布置白名单之外的任务,是对学校正常办学的干扰,教育督导部门应当严肃处理,并向社会通报。

总之,以此次专项整治行动为契机,推动教师减负基础制度建设,将规范社会事务纳入常态化治理,用师生的获得感检验其成效。

□熊丙奇(教育学者)

标签: